刘强东读了多少书
读了不计其数的书,一个礼拜就看一本书。
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现在我基本上每周至少会看一本书。而且,我会把一些优质的图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和公司的员工去读。”
此话不假,他对好书的推崇从“京东文学奖”就可以看出来了,今天首届京东文学奖评选正式启动,莫言、史航、罗永浩、马伯庸……36位大咖当评委,据说最高单项奖金有100万!
刘强东是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起码读了15年的书,在哪个年代,能考到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当时高考是宿迁的高考状元。
1、刘强东绝对是穷人的励志偶像,没有好的出生,没有好的资源,毕业后白手起家,把京东带到现在的高度,那个年代大学毕业。
2、学习好,毕业于好大学,是成功的一大基础,现在的巨头企业大多数都是毕业于好大学,比如北大,天大等等。
曾经的网瘾少年UZI,如今年入千万,你怎么看
有些人是老天赏饭吃! ! !
你要知道,很多看似光鲜的行业其实是有很多牺牲者的,中国几千万的召唤师,可是UZI只有他一个。
在LPL那些成绩不好的队伍那些队员也是万里挑一甚至是百万里挑一,那种天赋是上天给的,学不来的。
年轻人有梦想是好的,但是不要想着通过别人的光鲜来决定你的未来。
如果题主觉得自己很有天赋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如果你能做到进入职业联赛,说明你的天赋是可以的,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在浪费时间了。
电竞行业,这种带有娱乐的行业,真正出彩的都是才华泛滥的行业,天赋与努力却一样不可。
效率是检验才华的唯一标准,大器晚成代价太大。
关注老搬长开心每一天,感谢您的阅读。
相信大多数男孩小时候都爱玩游戏,这是正常的,但爱玩游戏不一定就是网瘾少年,就像你自己说的,你也很喜欢打游戏,但能说你是网瘾少年么?
例如丁俊晖,从小就有打台球的爱好,但人家同时又有极高的天赋,在经过后期专业性的训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所以老搬长觉得,喜欢只是基础,天赋才能决定你最终能不能把爱好变成职业。
现如今的Uzi可谓在电竞圈里无人不知了,很多人以Uzi为榜样,觉得玩游戏也可以出人头地,也可以年入千万,走上人生巅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Uzi的例子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不要忘了,那毕竟只是少数。曾经有位职业选手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不能再刚接触这个游戏,就打到很高的段位(至少全国前十),那么就不用想后期通过努力成为职业选手了。
永远不要以个人的成功来以偏概全。
或许我说得话有些伤人,但基本都是事实。
你不是uzi,你没有他的那种天赋,你所谓的喜欢打游戏和他所从事的电竞职业是两会事。或者我可以理解为你只是沉迷游戏而已,并且还没有uzi的那种天赋。达不到他的那种高度。
其实我挺反感那种所谓的鸡汤的,随便找一群成功人士来,大讲特讲自己的成功经历,然后一些人就觉得自己找到了成功的路径,奋不顾身的去走他们走过的,但到现在还有谁成为了马云或者是刘强东?
uzis3出道,就带领着皇族打进总决赛,虽然最后败给也是那个时候横空出世的skt的手里,但那也依旧是一份很好的成绩,当然在这种比赛里,只有冠军才是最重要的,两届亚军并没有什么意义。
之后uzi一路磕磕碰碰,伤病缠身,但依旧一直处在巅峰状态。
所有成功都不是偶然,其实我挺好奇你们这种人那来的那种迷之自信,觉得他们在这里成功了,就觉得自己不比他们差也能成功。
至少我觉得一个真正能成功的人,不说他完全不追寻前路,最少他也不会完全照搬他们的路子。
你的描述里,不过是觉得自己打游戏不错,也喜欢游戏,就觉得自己能成功?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说你高兴就好。
最后我只想问几句,1:你有他那实力天赋吗?
2:你觉得你能坚持一天十多个小时呆在电脑面前一直训练吗?
曾经的网瘾少年有很多,如今年入千万的只有一个。
UZI绝对不是一个曾经网瘾少年到现在年入千万的代表人物,他只是一个特例。他不是值得学习的,因为打游戏这个东西就是一个人生的赌博,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个天赋,如果你没有天赋,还有硬去打电竞,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
这不是看不起电竞行业,因为电子竞技发展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他还没有一个完全的训练体系,而且一个游戏随时都可能被另一个游戏所取代。
对于uzi只能说是,天赋,努力,加运气的结合吧,万中无一。这个世界的网瘾少年那么多,那又有几个最后年入千万的人呢?
感谢邀请,先来回答问题:uzi作为目前LPL最有牌面的人物,很多人往往看到了他光鲜亮丽的一面,但是轻易忽略了他在这里面所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想成为他那样的选手,不仅要天赋卓绝还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
出道即巅峰的代表——uzi
uzi可谓是出道即巅峰的代表人物,S3刚一出道就随队打到了参加S3世界赛的名额,并以一波薇恩极限绕后团灭OMG却不死的操作一站成名,成为了LPL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第二年老队友纷纷退役,战队一度被打到保级赛边缘,在迎来了insec和zero之后再度拿到S4世界赛的资格,并连续两年打入世界赛决赛。
这与他的天赋是不可分割的,电子竞技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天赋的选手再怎么努力也会在越来越高强度的对抗中被刷下来。天赋可以说是成为职业选手的敲门砖,只有打到国服王者或者韩服大师水准的选手才入得了职业战队的眼睛。
备受伤病困扰的uzi
很多的职业选手在打职业的生涯都会落下病根,很多的选手都备受伤病的困扰。拿uzi来举例子,他的背伤以及手伤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伤病,也即是这些伤病将会陪伴uzi一生,而这就是高强度的职业训练带来的副作用。
其实不仅uzi,现在很多的职业选手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伤,因为想要出成绩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目前LPL一线的职业战队,每天的训练时间高达十一个小时以上,只留出很短的时间进行锻炼和吃饭,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要投入到训练当中。想要从事电竞职业,就必须要忍受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撑不下来的已经被淘汰了。
结语:
电竞选手打的好的确实可以收获非常多的东西,包括名气,奖金以及代言,但是想年入千万达到uzi那个级别的选手就必须拿成绩来说话,因为没有成绩什么都不是。
不嫉妒,不羡慕,还是有一点点羡慕吧!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或事。如果他当初不是坚持,如果他当初听父母妥协了,如果他对英雄联盟没有手感进不来电竞圈······太多的如果才能成就今天的UZI。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都是靠每天每夜的练习。这也是我玩英雄联盟的体会。我刚玩英雄联盟那段时间,第一次碰到对面打野盲仔,把我的烬各种抓,我还说是他开挂了。但场次玩多了就知道是自己菜了。那些职业选手,除了要天赋,更多的还是没日没夜的练习。
这一点大司马也是,他们都是对游戏是真的热爱。其次是有一点天赋,更多的就是他们付出的泪水。还有一点就是如果UZI是财迷,年收入是不止千万的。
以上是纵品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记得点个关注哦!!!
关注莹星火快乐每一天,谢谢您的阅读!
现在的UZI说年入千万一点都不夸张,各种游戏的代言,直播的签约费,可以说UZI靠着游戏已经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了。
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非常喜欢玩游戏,甚至有时为了玩游戏会逃课,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尽管家里人处于反对状态,也依然不管不顾,那么现在热爱游戏的玩家,如果坚持下去你们会成功吗?
而且近几年电竞选手年轻化非常严重,我记得UZI是从18岁开始打职业,那就意味着他当时已经放弃学业了,虽然说现在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自己做事一定要考虑后果,如果你的游戏天赋也逐渐展露了出来,自己也深爱着电竞行业,那么可以去一试,但是你要知道的是,没有谁会偶然成功UZI背后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喜欢萤星火的别忘记点关注哦!
连续亏损12年?京东不是上市公司吗?为什么没有ST
ST的意思即为特别处理。该项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是A股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后,被ST给投资者一个风险警示。当A股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时,就会被ST。
虽然京东已经连续亏损12年了,但是京东并不是在A股上市的,而是在美国上市的,所以这项中国特有的规定没办法适用在京东身上。
其实A股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A股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一些初创企业开拓市场时难免因为需要扩大市场而出现亏损,但是这些企业未来可能发展良好,但是无法从银行融到资,同时也无法在A股上市,所以有许多企业跑到香港或者美国上市,因为香港与美国实行的是注册制度,只审核上市公司的公布资料的真实性,而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不做要求,所以阿里巴巴、京东这些企业都跑到境外去上市了。
同时境外可以实行AB股模式,就是一部分股票的投票权力是另外一部分的n倍,这样企业的初创者就可以在引入投资者后保证自身的决策权力。
我们可以看到京东虽然连续亏损多年,但是京东的营业收入却是连续上涨的。目前京东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仓储和自有物流,如果京东合理的把握好这两点,扭亏为盈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喜欢的麻烦点赞关注
2012财年-2018财年京东营收情况图
纵观京东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没有创新,所有的运作都是跟随模仿。刘强东倒有一个创新,就是碰瓷炒作。也就是说,别人靠创新取胜,他靠雇佣水军炒作打天下,他的炒作创历史之最,能炒的都炒了好几遍,天下无敌。但悲催的是,美国镀金之行,本应该也是一个极好的炒作项目,却因为狂妄自大性侵女生而把自己给炒胡了,囚衣照将伴随他的余生。
其实炒作就像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盖。事实证明刘强东过往的炒作都是谎言,这就注定京东不会长,除非刘强东离开。
简单的说京东是美国上市公司,似乎太不负责任了,我们还是细致来说一说京东物流的亏损问题。
京东,前台电商,后台配送,实际上是拆开的,近几年京东扩张很快,是前台业务牺牲后台业务获得的。京东配送费大约6元一笔,但是京东有个PLUS会员,获得了大量的京东配送抵用券,我们不是内部审计人员,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按照市场价格在京东电商和物流之间结算,但是PLUS的一次性支付应该无法覆盖那些抵用券的发放。
根据京东给出的数据,2018年物流不包括内部订单亏损23个亿,包括内部订单亏损28个亿。以下是京东近五年的业绩。
诡异的是,在2017年,京东物流曾实现盈利,虽然盈利十分短暂,但实际上是在盈利的。那么2018年为什么又重新回到了亏损,而且一亏就这么多,大致上亏损来源于以下方面:
1、补贴。我们前面说了PLUS的补贴,实际上PLUS的增长,提升了京东营收,同时也牺牲了京东物流的利润。当然,京东商城对于京东物流利润的占用注定不止如此,其中存在很多的无法探测的补贴。所以实质上,很大程度上京东商城的营收是物流亏损在支持。
2、投入。刘强东去美国,本意是宣传其无人仓库,来获得美国投资人的支持,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京东产生了一些负面。这些负面导致了融资没到位。然而人工智能化的牛已经吹出去了,对于物流的投入只增不减。而京东物流的订单量,没有出现爆发式,或者同步的增长。
如何提升京东物流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提升京东物流的使用效率,订单多的同时要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本身就是为了降低成本。然而现在看,京东物流智能化距离降低成本还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京东需要开辟更多的物流业务来分流。
1、京东到底有没有盈利过?
首先纠正题主一下,作为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京东在2017年财年是盈利的,根据京东的财报:整个2017财年,京东净营收为人民币3623亿元(约合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净利润为人民币1.168亿元(约合1800万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50亿元(约合8亿美元)。所以说2017年,上市公司京东就已经实现了盈利,而此前京东曾经连续亏损13年。当然,过去的2018年,京东又亏损了。
2、为何最近又提到"连续亏损12年“?
2016年的时候,苏宁老板张近东曾经怼过京东,称其是一家从未盈利过的公司,彼时京东连续12年亏损。最近媒体又提到连续亏损12年的说法,其实是来自前几天刘强东的一封内部邮件。前不久,刘强东发了一封内部邮件,解释了为何给物流的员工们取消底薪。在邮件里,刘强东这样说的:”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个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这还不包括内部结算盈余(京东零售的内部订单),也就是说,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去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这就是京东又一次亏损12年说法的来源。
3、为什么连年亏损却没有被st?京东也没有破产?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纳斯达克没有st制度啊,st制度是我们大A股独有的。而京东虽然连年亏损,但是它的现金流是非常健康的,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表格:
这就是现金流的魅力,如果现金流不充足,即使盈利也很危险。有了现金流,即使亏损也不可怕。过去这些年里,其实有不少投资者甚至是经济学家深入分析过京东的经营模式,认为每年亏损几亿到十几亿,很快要撑不下去了。事实上,通过对京东的现金流分析,如果他的销售收入持续扩大,如年收入3600亿(每月300亿),全年亏损100亿,延期付款一个月,那么,300-100=200,年底他手里的钱反而多出200亿的现金,可见,如果京东不是大幅亏损的话,完全可以坚持下去。另外还有一点,京东在电商领域完全可以和老大阿里分庭抗礼,所以投资人是很难放弃对京东的支持的。
4、京东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正常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亚马逊连续亏损20年,可是一点都不耽误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京东之所以亏损厉害,是因为京东把大批的资金投向了其他领域,包括物流仓储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京东金融等多个领域,甚至刘强东本人还领取了一笔多达36.7亿的奖金,京东还对消费者做出了大量的让利,比如和品牌厂商一起低价促销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京东的亏损。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眼下,电商企业要想真正获得盈利,难度确实很大,不仅京东,亚马逊同样如此,且亏损的时间比京东还要长七、八年。
而面对亏损,电商企业仍然能够活下去,最根本的是资本的大量介入以及上市等平台支撑,能够用概念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京东也不例外,也是在这样的格局下生存的。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一直给持亏损,显然是不符合经营者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投资者希望的。所以,刘强东要自己拿过去的“12年亏损”说事,目的就是鼓励员工,目的就是一定要走盈利之路。
也正因为如此,就给了外界连续这么多年亏损,为什么不ST的错觉。殊不知,京东是在美国上市的,不是A股。因此,在A股市场,是看不到京东的,也就谈不上ST的问题。但是,京东是中国企业,其经营状况如何,还是要关注的。至少,不能连续亏损。2017年,京东盈利能力有所好转,有了很低的利润。期待京东能够越来越好,盈利能力越来越强。
如何看待华为2017年缴税1100亿
谢邀:这很正常啊,缴税和营收是成正比的,营收越多,缴税就越多。
华为的缴税1100亿说明华为的营收好,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华为手机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在壮大实力,也受大众的喜爱。
任正非一直都很低调,看起来没有二马的雄才伟略,没有刘强东的激情四射,但是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他的全部奉献给了华为,奉献给了中国伟大复兴的事业,我相信他才是中国企业家的榜样,是所有人为之骄傲的对象👍
相比于2016年华为缴税900亿,2017年的1100亿说明了华为业务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业务收入和业务占比分析
华为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块: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从刚发布的2017年销售收入以及销售占比来看,传统的运营商业务依旧是华为的营收主力,但同时近几年表现抢眼的消费者业务收入几乎已经和运营商业务收入持平,两大BG在2017年的业绩平分秋色!
所以在2017年华为所缴纳的1100亿税收中,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贡献了其中的大部分。
业务收入增长分析
而从过去三年的历史业务收入增长来看,传统的运营商业务虽然还是营收主力,但是由于4G网络的成熟以及5G网络还未到来的影响,收入增长逐渐趋缓,甚至在2017年出现了微幅的负增长。而消费者业务一直是华为这几年的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57.04%的同比增长虽然比不上企业业务67%的幅度,但是考虑到两者收入体量的差异(2830亿和680亿),不难得出结论:华为在2017年相比去年多缴的200亿税,主要是由消费者业务贡献的!
华为在2018年的挑战
华为想要在新财年继续增长,在运营商业务没有显著增长点的局面下,还是需要依赖消费者业务的强势表现,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然而不久前华为进军美国的途中可谓是风波不断,先是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宣布撤回华为在美国的销售权,而后又遭遇美国第二大运营商AT&T的毁约,取消华为手机在美国销售。
美国以“国家安全”的理由阻止华为进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华为手机采用了国产的自家研发芯片——“麒麟芯片”,而不是为绝大多数手机提供芯片的美国芯片巨头——“高通芯片”导致的。华为近几年的高端智能手机一直在使用自家研制的“麒麟系列”芯片,这一举措使美国政府担心华为智能手机进入美国市场后,会对本土科技企业高通带来业务上的冲击。这种做法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政治安全”的考虑,华为尽管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但一直被美国政府认为与中国政府之间有着密切合作。因为手机芯片是手机中的核心配件,所以华为智能手机使用自家麒麟芯片的做法令美国感到不安。
很显然,华为只有想办法突破这种“政治壁垒”,才能在新的财年中继续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希望华为2018越来越强!
拿已公开数据,初略计算下,1100亿税收应该是全口径。
增值税:6000亿,40%毛利,增值部分2400亿,约缴增值税400亿;
企业所得税:净利润根据前几年情况取较高值,按照10%计算,约600亿,华为肯定是高新技术企业,税率15%,约缴企业所得税100亿;
个人所得税(薪金和奖金等):按照1200亿的总盘子计算,总体适用30%税率,约缴个人所得税360亿;
个人所得税(股息分红):600亿净利润,20%,约120亿。
合计:增值税400亿+企业所得税100亿+个人所得税360亿(薪金奖金等)+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120亿=约980亿。大约还有10%的差异。这里面还有很多未知因素,比如华为其实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还有技术服务等,增值税税率应该是6%,出口退税等。所以,华为1100亿的税应该是全口径税费,企业真实税率应该要低很多。
近日万科薪资大调整,有员工基本底薪下降40%,大家怎么看
一年前,儿子校招心心念念想去万科,在大学生的眼里那是高不可攀的地方,那时候已经有万科产业转型的报道,觉得开始走下坡路的迹象,就放弃去终面了。现在想想还是明智的选择,孩子会计专业走专业道路,进国家前三名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目前在考注会证中,三年内取得证件的目标有望实现。一技傍身路会越走越宽,希望儿子得偿所愿[玫瑰]
万科做为房地产的领头企业,有员工工资下降40%,说明房地产的行业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以前做房地产的,就拿销售这一块来说,最底层的员工也是开着私家车,住着洋房,拿着高薪,说明房地产的利润非常之大。房地产底层员工比其它企业的员工工资多了好几倍,现在下降40%,相比其它企业工厂人工资也算正常。
房价偏高,老百姓为套房子倾其所有,根本就没什么幸福感而言!花无百日红,房地产企业必定迎来寒冬。
受到市场变化影响,万科企业(02202)新一轮职级架构调整浮出水面。
万科旗下几大区域的薪资结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其中,薪级体系由过去地产系统的28级扩展为50级,40~45是城市总级别,45以上的集团领导级别;而职级体系上,则由过去的V1~7的职级体系,调整为GP(核心合伙人)、SP(业务骨干)、JP(合伙人)三级。
由于职级和薪级的变化,大部分雇员薪资结构也随之调整,新的薪资采用“低底薪,高绩效”的组合工资。
万科这次职级调整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启动,到了今年9月份在各个区域执行,主要是把基本的薪资下调了很多,并把这块放到绩效里面去。
去年开始,万科就提出了薪资调整方案,这一方案被称作“一年一起立‘’,即每年根据员工个人贡献情况核定薪资,薪资不再因为固定的岗位或者职位而固定。比如说,同样职位的两个同事,可能因为工作状态和贡献的不同,最后拿到的钱并不一样。从去年调整的情况来看,有人收入微涨,有的则下降,有更多的绩效导向意味。
虽然很多降低的部分放到绩效里面去,不过目前行业下行,实际绩效工资发多少并不乐观。许多万科的员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裁员方式。
万科方面则回应称,调整前后其实多数人是不变的,所以不存在普降或普升。至于调整的目的,万科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是为了适应新的转型发展,即现在的万科业务种类、人员构成、用工形式都更为复杂,过去的地产体系无法有效覆盖,所以全集团进行了重新拉通和调整。而调整的意义其实是为了及时地匹配人员岗位的责任变化,能够有上有下,也能够不再论资排辈,对于组织来说也更加灵活。
此外,万科降低薪酬背后,悄然的人员调整也在继续。万科在财务、总办、人力条线都进行了相应的减员,而营销这样的业务部门则保持稳定,主要还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行业下行背景下,无论龙头房企,还是二三线企业,无一例外地感受到压力。为了避免公司陷入经营风险,缩减开支,地产企业减员和降薪,在行业内已经不是新鲜事。